備審資料包含哪些?該怎麼整理?內容有哪些?十項重點總整理分享!

一、何謂「備審資料」?

在進入申請入學第二階段—「指定項目甄試」時,一般學校多會要求準備自傳、 讀書計畫、成績單、成果作品、師長推薦函等,此類資料統稱為備審資料。

二、備審資料用什麼軟體來製作?

現在同學們常用來設計備審資料的工具軟體,主要有微軟Office的Word、PowerPoint(簡稱PPT)或Canva。

三、備審資料大約什麼時候繳交?

各校審查資料收件截止日最早為5月5日,最晚為5月8日,多數學校集中5月8日,而高屏離島地區的學校最晚在5月7日就截止收件了,還請考生留意,提早勾選或上傳備審資料,以免截止日當天網路雍塞。(註:建議上網查詢更準確,仍以各校網站公告審查時間為主)

四、備審資料要用什麼字體及編輯的建議有哪些?(以下只是建議,可依自己情況調整)

  1. 內文字體12號(標楷體、微軟正黑體或新細明體),標題14號或16號(字型可用藝術字,但要看的懂的,別太花俏,可加粗),內文排版1.5倍行高,不要擠。
  2. 美編的意義是讓整個畫面柔和與美觀,但不要過度鮮艷或複雜讓主要內容相形失色。
  3. 美編有整體性
  4. 有目錄且每頁編碼方便搜尋
  5. 重要的東西永遠放在前面(並用顯眼的顏色標註)
  6. 內文盡量正向、樂觀的書寫風格,不要悲情或自憐。

五、備審資料整理有哪些主要內容?

一般備審資料包含封面、目錄、簡歷表、自傳、讀書計畫、語言/獲獎等相關證明資料、專題/小論文/自主學習、成績單/推薦信等補充資料、結語以及封底。

六、備審可以只用ppt做嗎?

備審資料公認皆以A4格式繳交,因此大多數的同學在製作備審資料工具的選擇上,會以初始版面就是A4格式的Word作為優先的選擇。 但是其實微軟也推出一套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軟體PowerPoint,這是一個十分強大的簡報製作軟體,我們只需要調整投影片大小,就可以將版面設定成A4格式,並用來製作備審資料

七、自主學習一定要18周嗎?

108 新課綱的重要精神:「自主、互動、共好」,相當重視自主學習的實踐,並且在總綱中明文規定,高中學生三年中必須至少完成 18 節自主學習時數,且列為畢業條件。

八、備審資料要做幾頁?

一份備審資料少則五至十頁,若沒有頁數限制,多則可能達到二、三十頁,若資料中都是文字敘述,教授看完一份肯定頭昏腦脹、眼花撩亂。

九、備審資料跟學習歷程一樣嗎?

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其實和過去備審資料差不多。 學習歷程檔案裏面的項目,像是學生基本資料、自傳、學生修課紀錄和成績、學習成果(學生上課期間曾經寫的作業或報告)、多元表現(學生參加比賽和活動的紀錄)等等,其實都是過去備審資料裡面會放的內容。

十、備審很重要嗎?要拿幾分才算高分?

從入學成績單發現,想要獲得上榜正取的資格,備審資料、口面試成績一定都要以平均90分為目標,所以,學測考生不該輕忽備審面試的重要性,想要抄襲他人範本而沒有個人特色的內容,是不可能獲得90分以上的高分。


到訪人數:(17)

文章部分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,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、權益、請留言檢舉,並告知是哪一篇,本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,謝謝合作!留言版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